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Inner Growth Institute

鼓勵型父母vs狼爸虎媽,兩種教育模式對小孩心理和生理有甚麼影響?

你是狼爸還是虎媽?
四個方法助孩子克服「輪唔起」心理障礙

要養大一個小朋友並不容易,要把他們教好更加似難上加難。到底怎樣的管教方式才適合呢?今天來談談開明型和專制型管教方式。


甚麼是開明型和專制型父母?

管教模式方面,開明型父母為子女設定規範的同時會充分解釋規範的原因,同時給予他們充足的自由。專制型的父母所設的多以家長喜好出發,而且規範嚴緊,一旦孩子違反就會予以嚴厲的責罰。溝通模式上,開明型父母樂意與孩子溝通,容讓他們發表意見和感受。專制型的父母多以指令式向孩子提出要求,也甚少關心子女。


管教模式對於正在成長和建立性格的孩子有決定性的影響。多數研究已經證實,開明型管教下長大的孩子在心理建康、問題行為、適應力等綜合發展都有較好的表現


個人成長:

開明型管教模式下長大的孩子大都較獨立。父母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度,使孩子學會自行判斷事情的對錯,自行做決定、更加自主。就如十優狀員麥明詩,她的媽媽從來都不强迫子女學習任何課外活動,讓他們自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麥明詩小時學過鋼琴,不久沒有興趣就放棄了,但後來她自己認為鋼琴有助自己理解聲樂,於是主動提出再次學鋼琴。有時讓孩子自己作主,他們才會判斷得到甚麼對自己更有益,培養出思維能力。至於專行型管教下得孩子習慣接收指令然後執行。因此,他們較少動腦判斷和權衡利害,長大後批判能力能力,也欠缺自主能力。就好像「媽寶」一樣,只懂得聽從父母的指令,漸漸連自己的生活都處理不了。


心理健康:

兒童及青年健康成長有賴情感支援。多項研究臨床心理學研究顯示,父母對的關心有助減低子患上抑鬱或其他精精病徵。開明型管教下的孩子較能從親子交流中取等情感支援,抗壓能力較高。而軍事化教育的專制型管教,則更常壓迫孩子,同時缺乏情感支援,容易陷於負面情緒。美國巨星米高 傑克遜生前多次提到兒時被父親毒打和辱罵,令他身心承受巨大壓力。後來多瘋狂整容及對兒童的奇怪態度也源於童年陰影。雖然「愛之深責之切」,但父母無意間一句喝令,孩子聽下去會很心傷,甚至到長大仍然會耿耿於懷。


社交能力:

孩子往往透過模仿和練習來學習處事方式。開明管教下的孩子能模仿父母的多聆聽和樂於接納不同意見的社交技巧。在與朋輩相處時便能尊重他人,願意虛心聆聽,並有禮和理性地提出意見。因此,他們往往能成為具良好溝通能力的領袖。


眾所週知管教模式影響孩子的性格,但其影響遠不僅於此。孩子心理健康、處事方式乃至將來的成敗皆取決於年幼的成長經歷。為了培養優秀的孩子,為他們帶來美好童年,家長不妨多給予耐性與孩子建立友善的溝通!


文:IGI Team

圖:IGI Team

7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